返回首页 | 返回本书目录 |

以赛亚书第五十八章 

五十八1~14
禁食与安息日
五十八2 以神谕寻找讯息 自主前两千年开始,整个美索不达米亚、安那托利亚、埃及地区就以神谕占卜和他们的神祇沟通。直觉式的占卜包括神谕、预言、异梦。马里信件描述大甘和他敬拜者间的关系,藉由神谕、异梦、附身和口传命令等方式说话。他将信息给男女先知,甚至一般人。例如有位称作雅娜娜的女人宣称大甘在梦中出现,表示只有马里国王心利林可以拯救一位曾和她一同旅行,遭到绑架的女孩。
五十八3~7 禁食 古代近东地区,圣经以外对于禁食的证据并不多。通常是在哀悼的情境下实行。旧约里面禁食在宗教上的用法,多与向神献上祈求有关。它的原则是该祈求使人极关切其属灵景况,以致身体上的需要退居幕后。这样,禁食的行为是一种净化、在神面前谦卑的过程(诗六十九10,一○二4)。它本身并不是终点,而是一种自我要求的训练,为更重要的事件作预备。
五十八9 指摘人的指头 古代世界里,以手指指人,和正式的指控有关(如汉摩拉比法典所载)。兆头文献中,把这手势和咒诅的力量连在一起,这里则是表示恶意诽谤。
五十八12 修造久已荒废之处 许多古代城市在被摧毁之后重建。举例来说,巴比伦至少被亚述人劫掠过三次:主前十三世纪由杜库提宁努他一世所领军、主前六八九年由西拿基立领军,还有主前六四八年由亚述巴尼帕领军。每一次巴比伦都由废墟中重建,让该城比以前更宏伟。
五十八13 安息日的重要性 根据晚期拉比作品,安息日在被掳后的时代,意思是休息一天,专心敬拜神。安息日成为对神和祂的律例表现忠诚的主要方式之一。一篇巴比伦智慧诗歌中说到,敬拜者宣扬敬拜神的日子是快乐的,而用音乐来荣耀这位神,是令人愉快、喜乐的。
五十八13 古代近东世界的安息日 古代近东没有其他已知文化守安息日,而且特殊在于它独立于任何自然的周期或节奏。也就是说,它并不是每月的某几天,也和月球或任何其他自然周期没关联,只是很单纯的每七天守一次。虽然美索不达米亚的人并没有把时间分成七天的周期,但在每个月有几个特定的日子被认为不祥,通常间隔七天(就是每月第七、十四天等)。此外,有个类似的词在巴比伦文献中,描述满月的日子,国王主领与神和解的仪式,但并非休假日,和以色列安息日亦无甚共通。圣经上的律法与其说是规定休息,不如说是停止,打断平常工作的活动。
五十八14 乘驾地的高处 因为天然防御优势之故,城市一般建立在山丘之上,而军队选择山丘作为战略制高点。因此行在高地上的隐喻,代表胜利和安全感。以色列乘驾在地的高处时,神则凌驾云端。神乘坐云车威震天上,是个常见的景象(诗六十八4,一○四3;耶四13)。这样描述神在风暴中显现,也出现在提到乌加列神巴力的文献中。《阿赫特》和《巴力与亚拿特》的系列故事中,描述巴力为「驾云者」。巴力的属性,就是指挥风暴、施放闪电、化身为神圣战士加入战争,甚至出现在埃及亚马拿文献中。

──《圣经背景注释》

赞助商链接

返回基督教圣经